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级背诵
4.幼儿想象的特点。
(1)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2)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
(4)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
口诀:易造内混
5.幼儿想象与现实混淆的具体表现。
(1)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的。
(2)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经发生的事情来描述。
(3)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 往往身临其境, 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口诀:可惜了(渴希临)
6.幼儿想象具有夸张性的原因。
(1)认知水平的限制。
(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3)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口诀:现认情(人)
7.婴幼儿思维的发展的趋势。
(1)直觉行动思维(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概括水平低,更多依赖于感知和动作的概括,此阶段儿童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游戏中语言和动作的关系为动作在前,语言在后。
(2)具体形象思维: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储存的具体形象和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思维活动,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游戏中语言和动作的关系为语言和动作同时进行。(3)抽象逻辑思维:是靠语言进行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是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幼儿阶段抽象思维仅仅开始萌芽。游戏中语言和动作的关系为语言在前,动作在后。
口诀:直具抽【解释内容需记忆】
2025年教资上岸大本营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
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登录下载附件
微信扫码登录下载附件
二维码失效
请点击刷新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